喀麦隆:
产业链系统性危机
持续暴雨导致 Sangmélima 等关键道路维修受阻,红土道路运输延误达48小时,直接造成杜阿拉港75%的木材装运任务积压。
原木短缺已迫使三家大型锯木厂迁址转产,行业产能利用率跌至历史低点。尽管铁路系统维持运转,但10月大选引发的政治不确定性使88%运营商暂停资本投入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市场需求持续萎缩,2025年 Q1 进口量同比暴跌33%,红木类订单锐减40%,迫使部分企业转向中东市场寻求突破。
加蓬:
运输瓶颈加剧成本危机
奥孔贾至马科库的红土通道因强降雨完全瘫痪,顶级奥古曼原木价格飙升至8万非洲法郎/立方米,运输成本占比高达28.5%。
尽管印度市场保持基础需求,但中国对奥古曼锯材进口量骤降33.2%,导致恩库克工厂持续单班制生产。燃料短缺与 SETRAG 铁路运价上涨形成叠加效应,利伯维尔港的木材周转周期延长至72小时以上。
刚果(布):
结构性矛盾凸显
生产商报告称,市场活动相对平静。
北部雨季与南部旱季形成产能剪刀差,但受中国订单锐减71.8%影响,整体开工率不足设计产能30%。
中国建筑业低迷导致模板木方需求锐减。数据显示,中国市场对刚果(布)木材进口方面,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中国进口量暴跌至1.1万立方米,同比锐减71.8%,成为今年前5个月中进口量最低的月份。
欧洲市场,因欧洲本地木材替代竞争加剧,非洲硬木市场份额被挤压;同时,CITES 管制与欧盟新规(EUDR)双重限制,使产业转型面临制度性障碍。